專訪旗袍師傅關國權:

穿.越時代

 

旗袍,被譽為中華傳統女性服飾代表,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、圖繪、手工刺繍,皆是我國傳統藝術的結合產物。小巧的立領從頸項沿著鎖骨向下延伸,貼合女性身材的剪裁展現出流暢線條,開叉的下擺隱約流露出含蓄內斂的性感,完美展現了東方女性優雅的氣韵。一件具自己風格的旗袍,由選布料開始,到找師傅動手製造,都是「度身訂造」的。手造旗袍過半世紀,現為香港少數專業旗袍師傅的關國權,見盡本港旗袍的興衰變遷,然而時至今日依然堅持手製旗袍,以保留傳統的美,讓旗袍跨越時代,繼續綻放風采。

 

一針一線 純粹的堅持

「當初來到香港,就業機會不多,便一心想著學一門手藝。」處世七載,關師傅與旗袍已是五十多年的好伙伴,從前用作維生的手藝,不知不覺間已成為生命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。「一做便是一輩子了。」師傅於訪問中自豪地說。五十多年來,關師傅堅拒以機代勞,堅持一針一線親手做旗袍。手工了得的他對親手造衣的熱情從未減退,寓工作於娛樂的他,除了旗袍外,連於訪問當天所穿著的西裝外套也是自己親手造的。

 

與以快為先的成衣製作不同,旗袍講求「度身訂造」,由考量好穿著場合開始,到選擇布料,試身,最後師傅才動手造一件專屬客人的旗袍。「從前別人叫我『飛機手』,一天可造兩至三件,現在要兩至三天做一件。」現在找他訂造旗袍的客人更著重細節與款式,絕不馬虎的關師傅自然要多一些時間,務求製造出讓客人滿意,亦讓自己滿意的旗袍。每件手造旗袍,都只屬於一位客人,極具個人風格。

 

 

盛載一代回憶的時尚

「從前旗袍算是『常服』,每個女性畢業後一定穿旗袍,現在不再是『常服』了,變成『禮服』。」關師傅見證著旗袍的興衰變遷,這個曾於香港遍地開花的時尚,是閏秀千金出門必備的主要行頭,無論是平民手工自製,還是找師傅訂造,街上婦女都是一身旗袍裝扮,是最令女性引以為傲的服裝。昔日時裝如今已成儀典代表,旗袍一般出現於重要場合如婚禮、宴會等,是一種展現女性的端莊優雅、陰柔得體的禮服。

 

「《小鳳仙》那齣戲的旗袍是我做的,後來那種領便叫作『小鳳仙領』。」當初風靡一時的「小鳳仙領」,原來就是出自關師傅之手。從他熱情的解說中,可看出「小鳳仙領」除了盛載著一代回憶,更是他親手孕育的生命,蘊含著他的堅持與用心。

 

 

跨越時尚與經典

「我的性格是做到老,學到老……一定要改良,改良中也要保留傳統。」關師傅於改良旗袍上煞盡心思,遵從師傅教導之餘,亦樂於參觀、學習西方設計,期望為傳統注入新生命,以較為時尚的方式演繹傳統東方美,帶來全新視覺感受。

 

與很多傳統手工藝一樣,手造旗袍是一門盛載回憶卻又即將失傳的手工藝,正面臨著無人傳承,逐漸凋零的問題,本港懂得以人手做旗袍的師傅更是寥寥可數。即便如此,關師傅依然相信,旗袍是一種劃時代服裝,經得起歲月洗禮,現今冒起的新式時尚剪裁,可穿越時代。畢竟,旗袍是一種美學、一種文化象徵、一種跨越民族與國界的藝術語言。